原创文学 - 原创诗词 原创歌词 最具影响力诗词网 无家人的心灵彼岸
 
今日文章更新:1篇 ┆ 共有文章:736篇 ┆ 网站地图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短篇文学 > 散文 >

遥望陶渊明

时间:2013-04-25 19: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白杨 点击:
陶渊明在我国诗歌史上独具特色,其自然诗风,千载以降,令人景仰。 然而,当时人并不喜欢陶诗。玄言诗虽由盛渐衰,山水诗刚刚滋长,以山水寓明理,无法体会闲淡有真味的田园生活及其诗歌。和陶渊明交游的素心人、甚至刺史级别的粉丝如王弘、檀道济等,主要是

  陶渊明在我国诗歌史上独具特色,其自然诗风,千载以降,令人景仰。

然而,当时人并不喜欢陶诗。玄言诗虽由盛渐衰,山水诗刚刚滋长,以山水寓明理,无法体会闲淡有真味的田园生活及其诗歌。和陶渊明交游的“素心人”、甚至刺史级别的“粉丝”如王弘、檀道济等,主要是仰慕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颜延之《陶徵士诔》),敬重其真隐者风范,对他的诗文,并不推重。渊明的好朋友颜延之撰《陶徵士诔》,言渊明诗文:“学非称师,文取旨达”,评价并不高。其后沈约撰《宋书》,更归渊明入《隐逸传》而非《文苑传》。沈约标举的是山水诗人谢灵运等“方轨前秀,垂范后昆”(《宋书·谢灵运传论》)一类人。灵运叔谢混冲破玄言,转变诗风,灵运继之开拓诗境,绝少佛经黄老玄言成分,且富丽精工,然皆不若渊明任真之独特风格。谢诗给人一幅客观山水画,陶诗让你进入境界,涵味情趣。然时人未之察也。

陶渊明亲执耒耜,躬耕陇亩,虽且避乱,亦让人坚信,使逢治世,其亲近自然诗酒态度,不会稍易。渊明“质性自然”,热爱田园,终生相守,乐而不厌。究其本根,在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之一),仿佛,天地造人,志趣倾向,已安排妥了一般。即使因生活所迫,为稻粱谋,终会“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同前)。渊明晚岁贫寒,“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示庞主簿邓治中》)“弱年逢家贫,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有会而作》)“箪瓢屡罄,絺綌冬陈。”(《自祭文》)“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传》)虽然如此,而隐居意志略不摇动。安贫若素,真率性格见出隐居诚出本心。“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显示强大精神力量。面对贫困苦难生活仍能平静乐观,是为其崇拜者倾倒根本原因。

斯时隐逸成风,互标高洁,越礼自放,夷泰豫适,潇散舒畅,但真正隐者不多。或以为终南捷径,或困于一时疲乏,或虚沽名誉,或孤芳自赏,与渊明并列“浔阳三隐”的周续之,神情专一,勤于笔耕,豫州刺史抚军将军刘毅镇守姑孰时,请他去当抚军参军,晋帝又征聘他做太学博士,他都没有接受。“高祖践阼,复召之,乃尽室俱下。”(《宋书》)没能坚持到底。与之形成反证的是,“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渊明),不能致也。”(沈约《宋书·陶渊明传》)“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渊明),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耿介性格,真不合于流俗。

第三,陶渊明生活的晋末南朝时期,诗坛崇尚华糜绮丽,搜罗奇字,逞才竞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时人观陶诗,不觉其自然纯朴,唯知其简淡无奇。渊明疏散冲淡,“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不在章句上钻牛角尖,全在神会意旨。于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同前)。这样行为方式,的确不可能与当时追求辞藻、力求华美的整体文风合拍。而渊明本人不逐时尚,淡泊宁静,反成就了其自然诗风,诚可谓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渊明自语:“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饮酒》之十一),他不要用现世苦修,博身后美名,看重的是活着的时候归属自然,称心如意。“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同前)。这般本心追求,既使渊明与大自然真正融为一体,又身心俱乐,悠然忘我。写诗作文,反成了生活的陪衬而非寄托,闲来酒后,“辄题数句自娱”(《饮酒》序)。纸墨累积遂至于多,看来全不在心,成则“以为欢笑尔”(同前),不成,亦不耽饮酒自娱之情。噫,此不为渊明绝世独立真品格之写照欤!



第四,平常语入诗,亦一大特色。余尝谓渊明诗语极平淡,信手拈来,少于加工锤炼。如“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和郭主簿》之一)“过足”二字,略无奇处,简直乡俚俗语。“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饮酒》之七)太阳落山成群的动物慢慢安息下来,归巢的鸟儿鸣叫着向树林飞去。“群动”,什么概念?然细细玩味,即使个别词语有失工稳,究竟瑕不掩瑜。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概括的。如果让我们深入诗境,换一个词汇或说法,也难。北齐阳休之在《陶潜集序》中说:“余览陶潜之文,辞采虽未优,而往往有奇绝异语,放逸一致,栖托仍高。”读渊明诗,好言佳句,随处得之,不赘。又,杨时《龟山先生语录》卷一云:“陶渊明诗所不及者,冲澹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者,然后知渊明非着力之所能成。”宋代曾纮《论陶一则》更说:“余尝评陶公诗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真诗人之冠冕也。”诚哉。

在我国浩渺无涯的文学长河中,亡佚之作无可计数。周续之著有《嵇康高士传注》3卷、《公羊传注》、《礼论》、《毛诗六义》等,今都散佚。陶渊明是幸运的。萧统为他编订文集,撰《陶渊明集序》云“有疑陶渊明焉。其文章不群,词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旁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引!”梁简文帝萧纲“爱渊明文,常置几案,动静辄讽。”其后屡有刊刻,成就渊明为后世喜爱。近时有鲍照、江淹,唐宋以降,“和陶”“拟陶”相沿成风,田园诗遂成一体,为古典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难能想像的是,像陶渊明这样当时不被看重的诗人,竟然同时被《宋书》、《南史》和《晋书》列传记载。设若渊明身后无人整理,一时灰飞,后人堪可涵咏其诗文欤?个中原因,全在渊明诗文任真率直个性之人格魅力,在其真爱自然之心反映于诗文中的情趣,亦在其亲身体验与深切感受现实劳动生活基础上营造的田园意境。

一个诗人,不合流俗,不自高标,不慕现世荣贵,不耽身后浮名,沿着自己的本性,沉湎于艺术天空,不能成为陶渊明,遥遥一望,或且愀然一叹,亦能欣然为乐。信夫!

 

(责任编辑:且诉编辑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白杨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3-03-11 23:03 最后登录:2013-11-04 22:11
推荐内容
  • 死亡诗歌

    今夜凌晨,下班了,终于下班了,我只能这样说。(终于需要一个过程,正如我写诗一样,...

  • 阳光与黑暗只有三厘米的距离

    一九八六年的夏天,稻草的锋芒近似死神一般无情。而父亲的人生在这年的季节里,被稻草...

  • 传奇的珠海渔女

    早已听闻珠海具有中国最浪漫的海滨城市之美称。悠长的情侣路,美丽的渔女,更是吸引了...

  • 风雪中的男孩

    风雪还没有纷至沓来。男孩,你孤独地倚在向往阳光的日子里,恬淡地微笑,宛如一朵谷峰...

  • 安静是成熟的表现(散文诗)

    我的安静在多年的奔波中/跟随我的诗歌/又回归到心灵的园林 题记 今夜,我不能和世界说...

  • 蒙蒙烟雨江南路

    又是一年风景笑,以笔探问江南路。试问伊人今何在?昨夜残灯把谁照。 古巷深深,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