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 原创诗词 原创歌词 最具影响力诗词网 无家人的心灵彼岸
 
今日文章更新:1篇 ┆ 共有文章:736篇 ┆ 网站地图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散文诗 >

现代工业时代的诗情

时间:2013-05-23 19: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白杨 点击:
现代工业时代的诗情 序白杨诗集《夜雪伴他们回家》 孙德喜 2007年冬季的一天,我收到一件寄自河南安阳的邮件。当时,我感到突然,因为寄件人我不认识,心里暗思:这个署名白杨的人为什么给我寄邮件?打开邮件,原来是他刚刚出版的诗集《两场雪的分别》。同时

  现代工业时代的诗情
  
  ——序白杨诗集《夜雪伴他们回家》
  
  孙德喜
  
  2007年冬季的一天,我收到一件寄自河南安阳的邮件。当时,我感到突然,因为寄件人我不认识,心里暗思:这个署名白杨的人为什么给我寄邮件?打开邮件,原来是他刚刚出版的诗集《两场雪的分别》。同时他还附了一封短信,表示他对扬州的向往和情缘,但由于命运所致,他没能如愿来扬州。我虽然读研究生师出著名诗评家叶橹先生之门,但是没有继承先生的事业专门研究诗歌,只是偶尔在朋友圈子里涂抹几首小诗或几篇涉及诗歌的小文章,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认识或者独到的见解。不曾料到,朋友相传,竟传到了白杨这里来。除了看了随寄的那封信,我还注意到他那本诗集勒口上的作者简介,才知道长期在安阳一家钢铁企业供职的他写诗创作不过是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的爱好。就这个不到40岁(按2007年计算)的年轻人已经发表了70多万字的作品,虽然不能算高产,却也不薄。当时就从诗集的书名来看,就觉得他还是一个很有灵气的诗人。因而,我很乐意与他交往,结为朋友。
  
  最近,白杨将他一段时间创作的诗作进行了整理修订,准备结集出版,我当然感到高兴,向他表示祝贺。在粗略阅读了他以《夜雪伴他们回家》为总名的这些诗作之后,我欣然打开电脑,为他敲下我的一点认识。
  
  在我们的经验中,诗性往往存在于田园生活和自然美景之中,传统的农耕社会那种悠闲游哉的心境最有利于捕捉诗意。在宁静而淡泊之中,我们更容易走近诗,体味诗。所以,许多诗人写诗,往往要回归自然,到花鸟虫鱼、星星月亮或者村边弯曲的小路与河流、湖畔去寻找灵感。对于现代工业时代出现的钢铁、机械,绝大多数诗人则极力回避,觉得这些工业文明的产物会破坏诗意,损害美感。然而白杨却不这么看,他就是要到钢花、高炉、铁锭、焦炭、矿石这些远离自然的事物中去寻觅诗意;他就是要到车间、炉火、机器这些为人们厌弃的事物中去寻找灵感;他就是要到管道、烟囱、林立的高楼和川流的车辆中去挥洒才情;……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些年的努力,白杨终于向我们捧出了总题为“钢城”的一组诗作。白杨之所以能够将这些不为人们看好的事物纳入他诗歌的视界,是因为他的人生曾经经过了支援大西北的生活锤炼,更由于他在安阳钢铁集团公司的工作,他在与钢铁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与之结下了深厚感情,或者说钢铁、高炉、管道、机械这些东西早已化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从火红的炼钢炉中发现了太阳,从飞溅的钢花中发现了星星,从纵横交错的管道上发现脉络和血液,从高高的烟囱云雾中发现了呼吸,更从钢钎、塔楼、管线中发现了工人兄弟的情感和胸怀。因此,白杨的这些诗可以说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诗,是矿石和钢铁铸就的硬铮铮的诗。这些诗作或许缺乏人们所期待的某种张力与弹性,但是它的雄浑、粗犷与豪迈无疑同样震撼人们的心灵。
  
  身处现代工业时代的白杨是从豫北农村走来的。他在安阳的钢铁之城扎根之后依然牵挂着他青少年时期的家园。青少年是人生的起点,尽管每个人的青少年时代未必幸福快乐,但是都会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因而,许多人在长大成人之后,在离开当年的家园之际,往往回望和留恋。那么,青少年时期的家园到底是什么呢?在白杨这里,当年的家园不只是故乡这个地方,而是那些伴他成长的玉米、鸽子、鸭子和夜鸟,特别是曾经呵护他的母亲、姥姥、大舅、同学和伙伴。因而,家园成为青少年白杨的精神摇篮。“家园”一辑便是挖掘青少年记忆而成就的诗篇。
  
  人,既工作以成就事业,又生活以享受人生。工作让人热爱事业,生活令人热爱人生。生活让人充实,更给人以启迪,启发人思考。白杨在工作,也在生活,他一方面感受生活,另一方面也在思考生活。在生活的沉思中,他从生活的点滴中有所发现,他从平凡的生活中有所收获。他以自己的才情将这些发现和收获加以发酵,于是一首首富有哲理的诗作从诗人笔端流出,闪耀着思想的“火花”。因为诗人看到了山羊“空洞而睿智”的眼睛,从黑熊的身上看到了竞争,从狮子的眼睛看到了“王者之风”,从人类的眼神看到了“智慧和坚定”,从鸟儿的飞翔看到了自由,更从汶川地震灾区人们身上看到了爱心和坚强……因而,我们从他的“火花”与“落英”两辑中可以读到《忽视》、《狮子》、《忧郁》等优秀诗篇。
  
  白杨的诗歌创作以白话诗为主,有时他写点旧体诗。他的旧体诗多为七言绝、律(当然不能以严格的律诗标准来衡量),表现的是生活的情趣和乐趣。这些诗作显然继承了白居易的诗风,比较浅显晓白,却也有些味道,可以让人品味。
  
  白杨毕业于工科院校,所学专业与冶炼钢铁有关,文学创作纯属他的业余爱好。当人们常常看重专业作家的时候,业余作家也不能被忽视。这不只是白杨是我的朋友我才这么说的,因为在业余作家中的确也可能出现某些文学高手。白杨算不算文学高手,我不好说,自有读者评判。最重要的是在这文学日渐被边缘化的时代,在这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他还能够沉下心来搞创作,着实令人感动和敬佩。还令我感到欣喜的是,白杨现在才40岁,还很年轻,可以相信,经过不懈地努力,他将来一定会创作更美更好的作品。
  
  2009年8月7日于扬州存思屋
  
  作者简介:孙德喜(1960-),男,江苏淮安人,武汉大学毕业,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附录:孙德喜是大学教授,也是我的兄长。我集成第二本诗集,自然要让兄长看看。不想他竟然连夜通读,写下这篇序言,着实令我感动。
  
  

(责任编辑:且诉编辑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