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打鸣
时间:2013-05-05 23: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白杨 点击:次
谨以此文献给这个可爱的小年 居城市愈久,愈难得听鸡打鸣。小区养宠物狗,大的小的卷毛的无尾的林林总总,总有几十种,未见谁把鸡来当宠物养。是怕禽流感?还是鸡这个字让人产生不好联想?我们不去探究了。就说这宠物狗,被驯化的也是不叫的。谁家狗见人汪汪
——谨以此文献给这个可爱的小年
居城市愈久,愈难得听鸡打鸣。小区养宠物狗,大的小的卷毛的无尾的林林总总,总有几十种,未见谁把鸡来当宠物养。是怕禽流感?还是鸡这个字让人产生不好联想?我们不去探究了。就说这宠物狗,被驯化的也是不叫的。谁家狗见人汪汪,一定会引发厌恶,目为疯狗,连带主人有狗眼看人低之嫌。设若哪个好事者养了鸡,还不早早把一整个小区人的黄粱美梦吵得尽净。原来现代人几几乎都是不愿早起的。
现代人睡的晚,却没空抬头看月亮星星;起得晚,当然没法留意太阳东升。偶有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多半摄影留念,以志到此一游。可怜的现代人,把本性忘的差不多了。
我小的时候差不多家家户户养鸡,凌晨时分一呼百应,就像大年三十晚上十一点多的鞭炮,这家放一挂,那家放一挂,一时间家家放起来,喜迎新年的骤响连成密不透风的墙,对面只见人嘴动,不晓得说啥。小学课本有《半夜鸡叫》,讲周扒皮剥削长工半夜躲在鸡窝学鸡叫,引得百鸡齐鸣,喊长工下地干活故事……周扒皮深谙一呼百应这个道理,反衬出鸡之司晨,似乎并不守时,鸡的争强PK,却是公理。那些悠长酣畅荡气回肠的鸡鸣,还是生长在了我的记忆里,让我每每背上书包,走出家门,望见那些四处觅食的公鸡,还要多看上几眼。有那意犹未尽的雄鸡,昂首挺胸,迎着日头,引吭高歌,真叫一个好看。伴随鸡鸣,走进校园,总是神清气爽,读起书来也格外长劲。及至学习成语闻鸡起舞,想象在此起彼伏的鸡鸣声中挥剑吐纳,看旭日冉冉,绝对是一件乐事。那时候,谁会厌烦鸡打鸣呢。不打鸣的鸡,反要遭受指责,早早被炖上桌;那时候,谁家的鸡叫得欢,谁家就红红火火,四畜兴旺,五谷丰登;那时候,“犬守夜,鸡司晨”,个安本分,大人下地,小孩上学,显示出悠久的和谐。在鸡鸣声中,我早早起床,鸡鸣相伴了我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涯。
如今,我每天上班路过菜市场,总能听到鸡打鸣,唤醒遥远的记忆,精神为之一振,仿佛吃了醒脑的神剂。几十只鸡被圈在一个不大的铁笼子里,地方逼仄,啼鸣亦不甚高亢、略带无奈、哀怨,或者悲伤,它们可能不知道自己行将就刃,它们一定闻到了那股血腥。但它们依然守着生物规律命定的本分,高昂着头颅,忘我而执著。听着仿佛是就义者最后的啼鸣,心里泛起异样的辛酸,含着钦敬:这是一种坚强,一种执拗,一种不平,一种漠然,还是一种冲淡。
万物生长世间,都有造物主的安排。我想,鸡打鸣的生物学意义,不过是鸡的小脑里有一个负责分泌的松果腺,每到凌晨时分分泌刺激啼鸣的物质。而鸡打鸣的哲学价值,恐怕就是唤醒。唤醒沉沉的睡眠,唤醒昏昏的头脑,唤醒麻木的心灵,唤醒混沌的思想……
由此类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负责唤醒的东西:圆明园唤醒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南京大屠杀唤醒分裂和贫穷的屈辱,丝绸之路唤醒中华古代文明的自豪,盛唐气象唤醒对富强的向往,共产主义唤醒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图腾,军备竞赛唤醒的只能是爱好和平的人对战争的恐惧和战争狂人妄意的快感……而那一部部典籍,唤醒的是民族乃至人类的文化步履——它们站在历史的一个个节点上,昂首挺胸,引吭高歌,雄鸡一唱,万众瞩目。
推而广之,是上述的史实。广而聚之,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哪些事属于鸡打鸣的范畴?每当我们做好一份工作,读完一本好书,结识一个好朋友,来到一个新地方……每当这些美好的记忆从心底升起,就像鸡打鸣一样,格外的醒目、清翠、温馨,仿佛贪婪者聚敛的财富,让我们一一细数。并不是只有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才值得记忆,凡人百姓的小火花,不也同样值得珍藏。
朋友,审视目下人生,你有几次鸡鸣。
(责任编辑:且诉编辑部)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