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 原创诗词 原创歌词 最具影响力诗词网 无家人的心灵彼岸
 
今日文章更新:1篇 ┆ 共有文章:736篇 ┆ 网站地图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短篇文学 > 散文 >

古稀母亲学识字

时间:2013-04-18 19: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白杨 点击:
母亲年近古稀了。 早年间因为是个女儿家,尽管母亲的爷爷和父亲都是乡村私塾先生,还是没能上学。没文化的母亲却是女红行家里手,贤淑的名头未出阁已远近传闻。姥姥还年轻的时候,母亲就接替姥姥纺线织布,一家人的单、棉衣、鞋都是母亲缝制的。母亲结婚后,

  母亲年近古稀了。
  
  早年间因为是个女儿家,尽管母亲的爷爷和父亲都是乡村私塾先生,还是没能上学。没文化的母亲却是女红行家里手,贤淑的名头未出阁已远近传闻。姥姥还年轻的时候,母亲就接替姥姥纺线织布,一家人的单、棉衣、鞋都是母亲缝制的。母亲结婚后,我们举家随父亲支边来到大西北,弟弟妹妹就是在青海出生的。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荒凉落后的青海,在一家六口这样的多子女家庭,母亲在外面勤劳本分,种过果树、轧过面条、当过保育员、看过大院。我见到的第一张奖状就是组织发给母亲的;在家里操持一家人的生活,永远也闲不住,如果母亲有几天闲下来,那一定是支持不住累病了。母亲不仅在那一方水土上拥有极好的口碑,上世纪九十年代退休回到老家附近的城市,在小区很快以勤快善良、乐于助人赢得大伙儿的尊重。
  
  当她的孩子们一个个长大工作结婚生子,本来应该好好休息安享晚年,却还是闲不下来,终日操劳。不管到谁家,母亲都能找到活干。在她老人家眼里,到处都是活儿。又很细,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衣服要洗得干干净净,床铺要叠放得整整齐齐,房间要收拾得一尘不染,厨具要清清爽爽各归本位……母亲不是一个有洁癖的人,她眼里存不住活儿。心地善良的母亲待人真心,子女长大了,又把心思用在孙辈身上。简单的饭菜能搭配调制得花样翻新有滋有味。还非常节俭,洗碗水用来浇花,洗衣水用来冲马桶,那种仔细,一丝不苟。
  
  母亲在几十年的操劳中慢慢衰老。
  
  她老人家六十八岁的时候,弟弟的儿子丁丁上小学二年级。为了让丁丁感觉到好的学习环境,母亲决定陪他念书。谁知道这是不是母亲一生中未了的心愿呢!当我们兄妹几个听说这个消息,都露出惊喜的神情。母亲见我们这样,反而犹豫了。我讲了一个故事给母亲听。
  
  “有一个老太太,六十岁的时候,子女说,您学认字儿吧。老太太说,不学,学那弄啥,晚了。七十岁的时候,子女说,您学认字儿吧。老太太说,不学了,一把年纪的。八十岁的时候,子女说,您身体这么好,学认字儿吧。老太太长长叹了一口气,说,唉,要是六十岁的时候听你们的话,早能念书看报了,现在,真晚了。老太太九十六岁去世,去世前哭着说,我八十岁学认字儿,也能看十几年书啊。”
  
  母亲听后笑着说:“那我还不晚。”母亲由衷地说:“能认字儿多好,书上那么多稀罕事儿,大街上那么多字儿。我见别人能认字儿心里就痒痒。”
  
  母亲的发蒙读物既不是《看图识字》等现代教材,也不是《百家姓》、《三字经》、《幼学琼林》等古代书籍,而是丁丁的儿童版《三国演义》——一本二百多个页码的大字本带拼音普及读物。这个起点对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母亲是太高了,对于一个六十八岁的老人却是再合适不过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母亲的阅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故事的了解。
  
  母亲还是那样认真地操持家务,只不过一有闲暇就拿起《三国演义》念。丁丁做作业的时候她在旁边陪读。每天一页、两页,蚂蚁啃骨头一样,许多页码被母亲用大小不等、颜色不一的纸隔开,以便于看到面目熟悉又记不清楚的字可以快点翻到前面找。找到了,母亲就顺着意思念下来。生字越来越多,往回返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念到一半的时候,母亲说,这啥时候才能念完啊。妹妹鼓励妈妈,“已经念了一半,后一半的生字越来越少。”弟弟一家还有老父亲都是母亲的字师……母亲半年才念完这本“厚厚”的书。一年后,这本书生生被母亲背了下来。
  
  母亲六十九岁开始念《拼玩识字》,因为许多摸样相似的字——比如错、借、惜——她分不清。这本书就是解决小学生混字问题的。
  
  
  
  人到云上相会(会)
  
  一直云间去追(去)
  
  去上有撇丢落(丢)
  
  云走运动风吹(运)
  
  
  
  母亲念第一句的“相”字,想到:曹操相信庞统的话,把船连在一起;念第二句的“追”,想起:后有追兵,退兵;念第三句的“丢”,想起:周瑜听说荆州丢了,一屁股坐在地上;第四句的“走”,想到:徐庶骑马走后……母亲指着“日出一寸好时光”的“时”,说:“这个字三国演义刚开始就有:东汉时候,诸侯割据,天下很不太平。还有:就在这时贴出告示。”看到“一点上市卖”中的“卖”,母亲说:“刘备是个卖鞋的。”看到“喜得一爱子”中的“爱”,母亲说:“吕布爱貂蝉。”看到“竖旁日变旧”中的“旁”,母亲说:“吕布向旁边一闪。”看到“才在口里被围困”中的“围”,母亲说:“吕布跑出三个人的包围圈。还有:关羽被围困在城里,动弹不得。”看到“小王会管理”中的“理”,母亲说:“阿斗不会料理正事”……这些话从母亲嘴里,用普通话说出来,很有些滑稽的意思,仿佛母亲是害羞的三国时期的评判专家。
  
  母亲还念了好几本歌谣类的顺口溜。
  
  母亲还是那样勤快那样操劳。念书识字还是在忙完一切之后。母亲说:“等我干不动了,就可以天天念书瞧字儿了。”
  
  今年八月九日是母亲七十岁生日。她老人家现在已经能念《十万个为什么》了。她念《鸡鸭鹅为什么飞不高》,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慢慢地,念完了,发出会心的微笑。每每看到母亲戴着老花镜坐在明亮温暖的阳光下,不温不火慢慢念着书上的字,我的心就会很感动很温暖很湿润,盈满敬佩之情。戴着老花镜的母亲文文气气的,面露慈祥满足的笑容,她坐在沙发里的模样,浑身镀满阳光金线的身影,成为我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尽管母亲有时还会混淆会认错会不认识,但她从来也不着急不气馁,反复顺着念,那份认真劲儿就像做家务一样。我想起学习的“习”字的本意,就是小鸟反复地飞。只有反复一遍又一遍练习,小鸟才能很快学会飞翔。母亲就是这样,一遍一遍从来不厌其烦。如果一个小学生能像母亲一样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优秀。丁丁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
  
  识字的母亲令我骄傲。
  

(责任编辑:且诉编辑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白杨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3-03-11 23:03 最后登录:2013-11-04 22:11
推荐内容
  • 死亡诗歌

    今夜凌晨,下班了,终于下班了,我只能这样说。(终于需要一个过程,正如我写诗一样,...

  • 阳光与黑暗只有三厘米的距离

    一九八六年的夏天,稻草的锋芒近似死神一般无情。而父亲的人生在这年的季节里,被稻草...

  • 传奇的珠海渔女

    早已听闻珠海具有中国最浪漫的海滨城市之美称。悠长的情侣路,美丽的渔女,更是吸引了...

  • 风雪中的男孩

    风雪还没有纷至沓来。男孩,你孤独地倚在向往阳光的日子里,恬淡地微笑,宛如一朵谷峰...

  • 安静是成熟的表现(散文诗)

    我的安静在多年的奔波中/跟随我的诗歌/又回归到心灵的园林 题记 今夜,我不能和世界说...

  • 蒙蒙烟雨江南路

    又是一年风景笑,以笔探问江南路。试问伊人今何在?昨夜残灯把谁照。 古巷深深,岁月...